半杯清茶社

建筑:凝固的音乐和历史 -- 记半杯清茶社欧洲古建筑史讲座


主講人 许之微先生

在歐洲旅行時,最吸引游人的就是那些古建築了。 看不完的古寺殘堡,游不儘的庭院舘舎。而歐洲的古建築皆有歷史的長影重重曡曡,壓在游人心上,真希望能在這重影中找到一位導游以獲得有關歐洲古建築的知識。半杯清茶社2021年10月9日由许之微先生講授的欧洲古建筑史讲座就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曾任教于北京大学的许之微先生是半杯人都很熟悉尊敬的学者。他的讲座向来以清晰的条理,严谨的逻辑,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及丰富的讲授技巧而为半杯人所称道。他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及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听众开设了《西方哲学史》、《佛教简史》等一批专业性很强的讲座,广为听众所赞许。

许之微先生这次的讲座介绍了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1900年期间欧洲的古建筑史。他把这跨度2500年的建筑史大致分成希腊罗马、中世纪(5-14世纪)、文艺复兴(15-16世纪)和文艺复兴后的近代(17-19世纪)四个历史时期。介绍了不同时期建筑设计风格的特点及其历史传承关系,描述了各个时期的重要的建筑元素,重大的技术改进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他把建筑放在人文环境中讲述,带领听众穿过历史来认识建筑艺术。  

在讲述古希腊时期时,许先生指出古希腊建筑中最突出的,同时也是留存最多的,是希腊神庙。希腊神庙的建筑特点是:广泛采用梁柱结构,长方形,四周有柱廊。两侧门的顶端采用三角形楣饰(Pediment, “山花”),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希腊建筑中的立柱对后世影响最大。除神庙建筑外,公共建筑中扇形剧场 (Amphitheatre)和大型纪念碑(Monument)也是希腊留给后世的建筑遗产。

到古罗马时期,人们对于公共建筑的需求增加了。古罗马人建造了大型的露天运动场(角斗场)、引水工程中的空中水渠,为庆祝胜利而建的凯旋门等。这些建筑的特点是:大量采用圆拱(拱券)结构支撑顶部。使用混凝土和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罗马人用火山灰(为核心材料)混合石灰和砂制成天然混凝土。建筑史上称为“混凝土革命”(The Concrete Revolution)。这种技术在中世纪失传了。 许先生認爲罗马拱券是那個时代建筑的精髓。他指出罗马拱券有三个基本形式:拱门或拱架(Arch)桶/筒形拱顶(Barrel vault)和交叉拱顶(Groin vault)。筒形拱顶可以看作是拱架的延伸,交叉拱顶可以看作是两个筒形拱顶的交叉合成。后来又发展出了肋架拱顶(Rib vault),在拜占庭建筑、伊斯兰建筑和罗曼式建筑,特别是哥特式建筑中都是重要的元素。有了拱券结构和混凝土材料,使得封闭式建筑内部空间的扩大成为可能。许先生用了大量的古建筑结构分析图来展示这些建筑元素的作用。 讲到中世纪的建筑时,許先生将其分成早期的巴西利亚式(Basilica) 、中晚期的罗曼式(Romanesque)、拜占庭(Byzantium)及哥特式(Gothique)建筑四个部分来介绍。每个部分都举出了最典型的代表。他着重介绍了伊斯坦布的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 德国施派尔的主教座堂(Speyer Cathedral), 莫斯科的圣瓦西里大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 ), 还以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和亚眠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Amiens)为例重点介绍了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及元素。

许先生介绍文艺复兴建筑时将其分成文艺复兴早期、鼎盛期和晚期三个小部分。文艺复兴开创了艺术的新天地。在建筑上,建筑师们引进了比例,对称等几何规则,提出回到希腊罗马时代的建筑风格。壮美的希腊柱式和罗马穹顶频频出现在文艺复兴建筑中。许先生用圣母百花大教堂(Cathedral of Saint Mary of the Flower)的穹顶,卢切拉宫(Palazzo Rucellai),枫丹白露宫(Fontainebleau)来举例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

当谈到近代的巴洛克(Baroque architecture)风格、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和新哥特主义(Néogothique) 建筑风格时,许先生以罗马圣卡罗教堂为例(Chapel of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为例,具体讲述了始于17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其特点是造型不规则、奢华、富丽,有一种把建筑雕塑化的倾向。他以维也纳的卡尔教堂(Karlskirche)为例,讲述了巴洛克风格后期的洛可可建筑风格(Rococo)。特点是轻松、浅色调、不对称。​

谈到新古典主义时,他指出这是对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泛滥的抵制,主张回到简练和阳刚之美,强调几何形制,并且不设装饰。​在现代建筑出现之前,新古典主义成为欧美建筑中的主流。其特征非常明显:希腊的柱廊和山花、罗马的拱券,以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穹顶。欧洲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有巴黎凯旋门(Arc de Triomphe)、苏格兰皇家学院(The Royal Scottish Academy)和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l Prado)。新哥特主义(哥特复兴式)几乎是和新古典主义同时出现的建筑风格。19世纪重建的伦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象征着哥特式建筑的复兴。它那优美的轮廓线、尖拱和屋檐边的尖塔,展现出哥特式建筑审美上的生命力。

在讲演结束前,许之微先生总结说:建筑承载着人类大部分的艺术成就,记载着人类悠长历史的重要篇章。在人文环境里,建筑通常是被描述为"凝固的音乐和凝固的历史“。建筑艺术是一代代传承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建筑大量使用希腊罗马的建筑元素,以后的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同样离不开希腊罗马的柱式、山花、拱券和穹顶。新哥特主义几乎就是哥特建筑的翻版。只不过,每一种新的流派都加入了各自新的变化了的元素和特点。他用剩下的时间以“世界建筑之都”巴塞罗那和我们大华府及周边地区的知名建筑为例,测试了一下听众对建筑风格的识别能力。

讲演结束后,听众兴犹未了,提出了很多问题并在许先生引导下展开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热烈讨论。听众们从许先生的讲解中感受到:认识建筑,实质上是认识一种艺术。宗教信仰是对欧洲建筑设计风格产生的最初始最深刻的影响因素吗?造成东西方建筑风格差异的自然和文化因素是什么?建筑风格的美学思想是如何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而变化的?这些变化大体上是与文学艺术和音乐史上的不同时期相吻合的吗?什么是这些变化的与人性有关的深层原因?

三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了,半杯人还在继续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雅典的帕特農神廟


索菲亚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


維也納卡爾教堂


如不能观看Youtube录像, 可点击直接链接

(文 楊朝 图 大勺)

 

半杯清茶社微信公众号ID是:banbeiqingchashe,你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加关注;也可以扫描下列二维码加关注。以后你会在第一时间自动得到内容更新。


半杯清茶社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