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玉纷呈,满目琳琅 - 半杯清茶社中华玉文化讲座后记
丰达明教授在演讲中
深秋的十一月十日,西风漫卷,落叶遍地。数十位听众没有被寒风所阻,兴冲冲地赶来参加半杯论坛,聆听丰达明教授的中华玉文化讲座。
丰教授用季羡林先生的一句话作为开场白:"如果有一种物质可以代表中国的文化,那就是玉。" 他首先概述了中国玉文化的五大特点:(1)与崇尚金器或钻石的两河流域和印度文明不同,中国崇尚玉器,是独一无二"玉器之国";(2)中华文化赋予了玉以人格,用玉来形容、赞美有德的君子;(3)玉器被用作古代祭祀的礼器,用来祭天地四方,即璧(天)、琮(地)、圭(东)、璋(南)、琥(西)、璜(北);(4)玉是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物信,不同爵位的公侯伯子男、不同等级的官员佩戴不同的玉器;(5)玉对中国的文字、文学、诗歌、艺术都有重大影响,汉字中与"玉"有关的字有近五百字,如"琪、琦、璧、碧、珍、琼、瑶、琳、琅、珠、玑、瑜、瑾、瑞、玲、玩、理、环、"等,含玉的成语也是枚不胜举,如"金玉满堂"、 "抛砖引玉"、 "金玉良缘" 、"温润如玉"、 "玉树临风"、 "亭亭玉立" 、"玉洁冰清" 、"怜香惜玉"等。与玉相关的诗句,也是随处可见,如"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蓝田日暖玉生烟"、"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清乾隆皇帝作有咏玉诗八百多篇,他儿子的名字也都与玉有关,如永琏、永琮、颙琰(嘉庆帝)。小说《红楼梦》更是一部与玉关系密切的著作,从一块"通灵宝玉"的出土写起,到此玉失踪而结束,其中的男女主角也是以玉为名。由此可见,玉文化已演化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丰教授介绍了玉的常识。玉分为软玉、硬玉(翡翠)和宝石(玛瑙、琥珀、绿松石、水晶、青金石、孔雀石、珊瑚等)。广义地说,以上都可以称为玉。通常人们说的玉就是软玉。以色分为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等。最著名的是新疆和田玉,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发,产于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然后,丰教授着重介绍了历史上玉的四个发展阶段:(1)新石器时代 - 神玉时期(祭祀之器);(2)夏商到汉代 - 王玉时期(身份象征);(3)隋唐到明清 - 民玉时期 (装饰实用),玉走向民间,70%的玉是民间的佩玉;(4)现代玉器时期(传承和弘扬)。
在讲座中丰教授用一百多张幻灯片向观众一一展示不同时期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各式玉器,如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雕龙(被称为 "中华第一龙")、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夏朝的璋和圭、殷商女将军妇好墓中的玉凤、西周的六大祭祀玉器(璧、琮、圭、璋、琥、璜)、春秋晋侯墓的玉复面、战国时期随侯(曾侯乙)墓中折叠十六节龙凤玉佩和玉带钩、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金缕玉衣、唐代飞天玉器和玛瑙兽首杯、宋代玉鸭、元代渎山大玉海、明玉荷叶杯和青白玉镂空秋山饰、及清代的大量玉器(碧玉仿古觥、桐荫仕女玉山、翠玉白菜、红烧肉、大禹治水图)等。其中的清代为乾隆皇帝祝寿而制作的"大禹治水图"是中国最大的玉器,高224cm,宽96cm,座高60cm,重5300多公斤。这座玉山采自新疆和田,从山上搬到山下用时三年,后运到北京,再运到扬州加工,由数百工匠用了六年时间精心雕琢而成,前后费时十年。这些古代玉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会场一角
讲座结束后,观众兴致勃勃地提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玉器大都产自中国而不是他国?为什么中国如此崇尚玉器?玉器市场行情和玉器鉴定、玉器的制作过程等等,丰教授一一做了解答。到场的陆文岳先生早年曾经做过玉工,研究玉文化积有心得,也协助丰教授答疑解惑。中华玉文化璀璨夺目,丰教授这堂"轻音乐"式的讲座,不仅让听众们了解了玉的知识,也轻轻松松地获取了不少历史文化知识,既悦目,又赏心,得益匪浅。
丰达明教授讲座部分图片精选
(文 渔樵子, 图 正心))
半杯清茶社微信公众号ID是:banbeiqingchashe,你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加关注;也可以扫描下列二维码加关注。以后你会在第一时间自动得到内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