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清茶社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记刘晓竹探讨文明发展模式的讲座


刘晓竹博士演讲神情

2014年2月8日,半杯清茶社在马里兰州波托马克社区活动中心举行讲座,邀请刘晓竹博士作题为"思考中西文化史上的突破与创新模式"的专题演讲。 大华府地区六七十位对文史哲有浓厚兴趣的人士聆听了演说,参与了提问和讨论。刘晓竹自上古史出发,讲到当今世界。讲座内容在时间和地域上跨度极大,展示了他在文化史, 思想史和政治史上的非凡造诣,以及驾驭史料的功力。 他探讨了文明与自然, 文明与文明的关系,以及文明内部的张力。刘晓竹的演讲不时闪烁出思想的火花。

刘晓竹说,"文明"有三大要素:城市集居,人口规模和文字。人类的出现可以上溯到百万年前。 然而人类文明的出现从目前考古成果看却只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在"四大文明古国"之前可能存在的上古文明,都因为地球上气候和地质的变化而消失 – 他们或摧毁于洪流冰川,或埋藏于火山岩下,或沉没于海洋深处。文明是脆弱的。 气象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最后一个冰川时代结束后, 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9000到5000年前)孕育出持续至今的人类文明。在此之后,人类文明的进展也仍然摆脱不了自然条件的制约。 气候在文明史上一再扮演决定性的因素。 比如,欧亚大陆降水线的南移, 迫使北方游牧民族西迁和南下。 所谓"蛮族入侵",造成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将欧洲带入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在东亚大陆,游牧民族"牧马中原",造成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代的出现。

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征战,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史。刘晓竹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上告诉听众,文明间的战争是残酷的, 然而,这种征战却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通过征战将文明强行推向被征服的地区和民族便是其中最为明显的形式。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从希腊出发,一路打到印度恒河流域, 造成埃及,中东,中亚的"希腊化"。刘晓竹提出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 在文明中断了千百年后, 人们追忆往日的辉煌,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明。青铜时代的克里特文化中断后,爱琴海沿岸地区陷入黑暗时代。四百年后,荷马史诗出现, 追忆历史成为希腊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家更为熟悉的"文艺复兴", 也是一代哲人在中世纪的长期压抑后, 从对古希腊文明的神往中找到动力,催生出近代文明。

刘晓竹对宗教在人类文明史上作用的强调,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早期文明的发展就离不开宗教。宗教引导人类思考自身, 并且把思考扩展到人和自然之外。 于是,人类的眼界更为开阔,出现对语言文字更高的要求。考古发现的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楔形文字,甲骨文等无不充斥着与宗教相关的内容。在战争和动乱频仍的年代, 是宗教组织维系着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人心。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犹太民族,《摩西五经》使他们在巴比伦被征服后的几千年里,形散神聚,民族精神永不消失。 同样, 伊斯兰教催生和维系着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一千多年的强盛。 而魏晋时期在中原扎根的佛教,对于大唐盛世的出现可谓功不可没。


会场

文明内部的张力是刘晓竹探讨的另一个重要议题。他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文明内部的"孪生"现象。 在古希腊文明中, 有崇尚发展的雅典和崇尚武力的斯巴达。在17世纪政治制度的讨论中, 出现洛克主张社会契约的英国模式和霍布斯主张君主强权的法国模式。在启蒙运动中,出现浪漫,激越,主张革命的卢梭,还有脚踏实地, 主张改良的富兰克林。 天主教和新教,儒学和佛,道,都是一种"孪生"的关系。双方的差异, 矛盾和冲突形成一种发展的内部张力。刘晓竹认为,中华文明和日本文明也是一种"孪生关系",其冲突的解决,也将互利,并推动文明的发展。

短短的两个小时,听众享受了一席文化大餐。大家意犹未尽。晓竹的这次讲座,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成功尝试。 他展开的雄伟壮阔的人类文明史画卷, 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期待着刘晓竹继续"为往圣继绝学",把他的研究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文: 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