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清茶社

美不胜收秋之韵 -- 记 “秋之韵”音乐会


钢琴家杨佳月和小提琴演奏家高翔、二胡演奏家杨悦 (自左至右)

秋风送爽。

当夜幕沿着摩门教堂六个金色的塔尖缓缓落下, 教堂访客中心音乐大厅敞开了大门。 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这里, 欣赏由旅美音乐家奉献给大家的“秋之韵”音乐会。 音乐厅中很快便座无虚席。 晚到的听众只能站着洗耳聆听了。

弦乐, 键盘乐, 管乐。 男低音, 女高音, 加上芭蕾独舞。 整场音乐会编排的精炼,紧凑。 在不到两个小时之内, 听众们享受了一道道听觉和视觉的美味佳肴, 经历了由音乐激发的喜悦和激情。

丁羔是大华府地区听众和观众所熟悉的男中低音演唱家。 他两次出场,演唱了两首中国歌曲和两首外国歌曲。 一个经由音乐学院多年正规声乐训练, 在国际声乐大赛中频频得奖的歌手, 唱起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真是别有风味。 丁羔俊朗的舞台形象,诙谐的表演风格, 加上无瑕碧玉般的音质,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女高音李航燕也是听众们熟悉的歌手。 她善于将含蓄, 丰富的情感注入歌声。 一曲”爱情的喜悦”唱得意境深远。

相信听众中会有人和我一样, 是第一次听女高音肖玲的演唱。 肖玲在国内担任过多年职业歌手, 并在国内声乐比赛中多次摘金夺银, 演唱实力非同凡响。 音乐会上, 肖玲的一曲具有相当难度的 ”玛依拉变奏曲” 让我从此记住了这个曲子, 记住了肖玲。

音乐会上每一个节目都熠熠生辉。 钢琴少年张凯文的演奏, 琴声中鸣响着他的老师杨佳月博士的风格: 沉着, 自信, 流畅, 自如。 甄理捷吹奏的萨克斯管给人带来惊喜。 而王冰菲的轻盈柔美的芭蕾独舞, 则给音乐会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弦乐在这场音乐会中占了很大比重。 高翔教授是当代最成功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 年轻的杨悦女士同样跻身中国最优秀的二胡演奏家行列。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个讨论多年的话题。 两位琴手却身体力行, 默默耕耘, 并接出硕果。 今年五月的”春之声”音乐会上, 高翔和杨悦的合作便让人耳目一新。 春去秋来, 两位年轻的音乐家走向了更高的境界, 小提琴和二胡的”六弦和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一支中国名曲”梁祝”, 加上另一曲西方大作”卡门”, 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音乐赞助人佛杰先生同演员们合影

演奏”梁祝”时, 当杨佳月的伴奏钢琴声响起, 我的心便轻轻一震。 一股清泉从她的十指间涌出, 自在的流淌着。 弦乐飘来, 二胡声和小提琴声象两只长着羽翅的至纯至美的精灵, 顺着溪流般的清澈悦耳的钢琴声翩翩起舞。 我被这三重的乐声深深感染。 思绪竟跳跃时空, 回到四十年前初识”梁山伯与祝英台”乐曲的时候。 那一年, 全县在我们”插队落户”的公社搞”汇演”。 七八个知青来我家串门。 其中有一位背着用帆布缝制的琴包。 “想听什么?” “梁祝!” 那琴声至今还在我耳边环绕着。 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 那华美的琴声听得我心头发颤, 说不出是欢喜还是悲伤。 在此以后, 再没有听到那么美的琴声。 甚至近距离听盛中国的演奏也没有那么激动过。 在“秋之韵”音乐会上, 那久违的激动再现。 曲终, 听众们长时间热烈地鼓掌。 可见知音绝非我一个。

“秋之韵”音乐会由孙靖涵和侯纲主持。 侯纲和孙靖涵曾在国内电视台做过多年主持人, 他们思路敏捷, 妙趣横生, 为音乐会增加了热烈的气氛。

由旅美音乐家协会组织、半杯清茶社协办的音乐会已经是第四次在这里举行了。 年逾九旬、修建了这座摩门教堂的建筑大师佛杰先生是音乐会的赞助人。 老人对这次演出非常满意, 声称这是他所见最成功的一次音乐会。 他在致简短的结束辞时, 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

我一边想着生命的意义, 一边走出音乐大厅。 对于我这样一个凡夫俗子来说, 生命的意义在于欣赏生活中的美。 来参加“秋之韵”音乐会正是为了接受美的洗礼和心灵的陶冶。 此时此刻, 我和大家一样感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四周华灯齐放, 夜空繁星闪闪, 天地之间秋韵正浓。

文: 之微 摄影: 张小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