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与历史研究
傅光明博士在演讲
2012年4月15日上午, 华府华文作家协会和半杯清茶社联合举行讲座, 邀请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博士作题为"口述历史里的作家与写作"的演讲。不少半杯社成员和作协成员以及闻讯前来的听众一起聆听了傅博士的演讲。 这次活动是由华府知名作家韩秀女士提议邀请,华府作协具体操办的。 经刘嫄同学热情牵线,我们半杯社荣幸地参加了助办。
傅光明的演讲轻松, 自然, 生动, 且发人深省。他谈到自己在对文革中老舍之死的调查中, 发现不同的当事人对具体事件细节的描述有着惊人的不同。调查者没有充足的理由怀疑这些当事人有意隐瞒, 遗漏, 甚至篡改事实。那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各方证词的大相径庭? 傅光明认为, 人的记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不可靠的。进而, 他提出口述历史往往值得怀疑的假设。遗憾的是, 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 其最初的史料来源, 在相当大的比例上来自当事人的记忆和口述。这种记忆几经转述, 极容易改变了真实。有人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人的历史, 指的便是历史被掺入了其写作时代的研究者的主观意愿。
这种历史被史学家改变的例子比比皆是。傅光明博士旁征博引, 从舜尧禅让, 到鸿门宴和霸王别姬。历史完全有可能在最初的"口述"中就被有意和无意识地改动了。而此后更有可能被有选择地利用。
会场
作为一个曾经的政治学和史学的学生, 我深感傅光明博士的探讨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研究方法论上的特殊意义。西方学界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上有qualitative 和quantitative两大研究途径。其中qualitative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便是访谈, 即口述记录。研究者首先提出假设, 然后以口述记录为依据加以证明。为了尽量避免偏差, 西方学界有一些具体措施, 例如随机采样。傅光明在更具体的环节上提出: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对每一份采样都有理由质疑。当然, 研究老舍之死, 只是傅博士所做的"case study"。不过, 由于其材料的生动, 细致和具体, 以及研究的深入, 它完全可以对"采样"研究以及相关的方法论形成挑战。
衷心地祝愿年轻有为的傅光明博士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