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留恋美国的空气,最难适应中国的人际关系《 中国日报》美国版执行总编里戈畅谈海归
――半杯清茶社三月讲座漫记
里戈先生
“海归”这个话题对身居海外多年的华人来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谁不曾面对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所呈现出的创业良机萌生过海归的念头?谁不希望自己能游刃有余往返于中美之间,事业家庭身份两相顾,做一只自由尽兴的“海鸥”?谁又不担心一朝选择不慎,“海龟”变成了“海带”,回了国却待了业,何处安放身心?对很多人而言,海归的想法搁在心头,象是雾里看花,拿不起也放不下,仿佛一言难尽,却又欲说还休。但是,对于刚刚结束六年的海归生活重新落户美国的《中国日报》美国版执行总编里戈来说,“海归”这个话题却踏实又明晰。3月21日,他应半杯清茶社之约来到华府,以“海龟、海带、海鸥”为题,在盖城公共图书馆与慕名而来的四十多位听众分享了他堪称不凡的见解和感受。带着自己新鲜而饱满的海归体验和多年练就的入木三分的新闻职业资质,里戈在两个小时的讲座里举重若轻、张弛有度,给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老话题注入了宽阔的历史感、盎然的趣味性、亲历的生活味和敏锐的思考力。
里戈对“海归”话题的出色解读首先源于他自己在“海内海外”畅游的丰富经历。里戈新闻专业科班出身,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做过5年的《人民日报》记者,对中国社会的许多层面颇有接触和认知。90年代初,里戈来到美国,主要供职于《星岛日报》,从驻旧金山、华盛顿首席记者,一路做到海外总编这一要职,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浸润和了解非同一般。2003年,里戈离开《星岛日报》,回到他熟悉的北京,开始此后六年的海归生活。他选择了进军企管高层领域,亲自见证和体验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运作的特殊模式。几年后,里戈重回自己情有独钟的新闻行业,挑的是《中国日报》。2009年初,《中国日报》以纽约为总部推出美国版,里戈亦随之被“遣返”回美任执行总编,成了一只频繁往返四处兼顾的“海鸥”。
里戈的讲座以历史沿袭开篇,从容闳1872年带领首批30名中国留学生赴美讲起,对中国将近一个半世纪的留学历史首先做了简要的概括和分段性的比较。据里戈介绍,从1872年到1978年的一百年间,中国仅向海外输送了13万留学生,此中翘楚则不胜枚举,比如詹天佑、宋氏三姐妹、胡适、钱学森等,都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出国留学态势的蓬勃发展。近十年来,留学之众更是蔚为壮观。从1978年到2000年的20余年间,留学人数达到34万;从2000年到2008年的8年间,该人数爬升至100万;而2008年至2009年仅一年间就有20万人出国留学。如今,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占世界总留学人数的14%,高居榜首,留学者的足迹也遍布全球约109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留学模式的发展正反应了中国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价值观的变迁。在2000年前,大部分出国的学生选择的是理工科专业。而2000年之后,经济和管理类专业则逐渐成为留学的主流。以前,携家带口远赴重洋留学是常见现象。如今,留学人员日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向,其中高中生就占去相当比例。
与留学相伴相随的问题就是回归。从80年代中期开始,留学往往就意味着“学留”,学成后留在了求学的国家不再回来。当时的中国与留学生所去往的欧美发达国家在社会开放程度和物质生活水平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学留”就成了大多数人自然而然的选择。从90年代中期起,中国经济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为留学人员催生出可观的个人创业和生活空间。中国的国际地位随着国力的增强而节节上升,对海外华人亦形成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于是,一边是“出国”继续升温,一边是“海归” 渐成大潮。里戈认为,90年代中期正是海归的黄金期。当时回去的许多人抓住机遇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在,甚至有少数人最终成名成家成就大事业,比如在政界文化界平步青云的万钢、成思危、陈章良等,又比如在创新商业领域独树一帜的张朝阳、李彦宏、熊晓鸽、阎炎等。
会场一角
当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就业困难的形势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发展对海外留学人员呈现了更为巨大的号召力,海归的趋势还在大幅上升。随着海归人数的日渐增多,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已逐渐改变,就业创业机会也慢慢缩小,形成了海待这一特殊群体。虽然有少数人能成为理想的海鸥,但是海鸥也有别人难以体会的往返奔波的尴尬和艰辛。对许多人关注的双重国籍问题,里戈则坦率地认为,在大家可预见的时期内中国不会改变单一国籍的政策。
里戈进一步分析了海归成功所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他总结说,对绝大多数有海归想法或者机会的人来说,最现实的影响去留的两大因素还是事业前景和家庭安置。但里戈也强调,海归的问题还是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权衡的各种因素,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归宿。关于海归和成功,里戈的有一个说法其实很耐人寻味。他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跟他在哪里生活没有本质上的联系。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国内干得出色,到了美国也不会没落到哪里去,反之亦然。成功的道理,相似于人性,在各种社会和文化里大概都是基本相通的。
讲座如同文章,贵在言之有物,亦贵在言之有方。里戈的讲座是少有的流畅生动,让听者不知不觉随着他清晰的思路轻松前行。他还时不时地信手拈来随意穿插一些古今中外雅俗共赏的趣闻轶事、杂谈众议,逗得台下听众笑声不断。席间更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值得提及。里戈此行携家人同来,他的小儿子坐在第一排,成了他的热心听客,对爸爸向大家抛出的问题常常第一个举起手来要回答。里戈懂得给孩子机会,笑着让他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儿子居然答对了大半。当里戈好奇地问他为何竟知道大致的答案时,儿子毫不羞涩朗声答道,直觉。多好的回答,这让人直觉到里戈和夫人为孩子创造的家庭教育氛围一定是宽松的鼓励的启发性的。
海归的话题本身和里戈的巧妙演绎引来了许多人踊跃的提问。里戈大度大气,对任何问题都坦诚积极机智地予以回答。大家也正是在这样轻松的互动中,感受了里戈海归的心路历程。原来对里戈而言,选择在哪里生活并非难事,奔波于世界各处多年,他说自己已练就一份可以随处安顿的心性。即便如此,他依然忘不了当年从香港启德机场坐飞机离开祖国的那一幕。和所有旅居海外的人相似,他最难割舍的还是那一份经年积累的对家国故土的情怀。美国生活多年后重新回到中国,里戈跟许多“海归”一样也经历了一番适应的过程。在美国时人与人之间简约的交往关系和办事有章可循的明了程序还是潜移默化地改变了里戈的思维方式,以至于他在回国之初对国内微妙精深的人际关系和模糊机动的办事风格颇感陌生。里戈还很怀念美国清新纯净的空气,每次回美下了飞机最自然的动作就是深呼吸。里戈是以“健康”的话题为结语完成他的讲座的。他郑重地说,没有健康,任何海归的愿望和行动都是空的。后来才知道,里戈看似普通平淡的结语其实源自他自己曾经的生死体验。几年前,里戈突发脑出血,经历了两次大手术,接到了五次病危通知书。从死亡的边缘艰难赢回的生命,让他情不自禁地要提醒大家健康永远是第一。相信无论海内海外,无论归去来兮,劫后重生的里戈一定是生活得工作得明智而精彩。
半杯清茶社借品茶之名筑精神之旅。正如一众人相聚品茶,所品之茶固然讲究,更讲究的是品茶人互通的心意和情趣。半杯清茶社的月月讲座,讲的话题和内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主讲人所洋溢所渗透的学识和修养、胸襟和性情,以及他与听讲人由此所分享所共鸣的精神空间。品一盏好茶能沁人心脾,听一个优秀而真诚并恰到好处地幽默着的人如里戈者侃侃而谈,一样养心养神。半杯清茶社三月的讲座,是一盏好茶!
(供稿:蔡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