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清茶社

"三星在隅"--丰达明教授细说璀璨而神秘的三星堆文明


丰达明教授在演讲中

2017年6月10日,半杯清茶社假马里兰州波多马克社区中心举办半杯论坛,由半杯清茶社会员丰达明教授主讲,介绍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明。约80名听众参加了这次讲座和互动。

三星堆是古蜀国皇都,位于现在的四川广汉,大约存在于距今3,800到3,200年前夏、商时期,面积12平方公里,8万人。其中内城3.5平方公里,人口5万。三星堆遗址自1928年一经发现,就震撼了全世界。1989年,三星堆再次出土了大量金器、青铜器和玉器。位于成都的金沙遗址约在3,200到2,300年前(商代晚期到春秋初期),距离三星堆约40公里,2001年被发现,与三星堆属于同一文明。这两处的文化遗存,现统称为三星堆文明。丰达明教授曾于2012年参观三星堆遗址,以学者的严谨潜心研究三星堆文明,并于次年再访三星堆进行深入探讨。

丰达明教授首先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与中原出土的夏商文物进行比较,其中的玉器、石磬、青铜器、铜牌饰、青铜虎等,与中原文化几无二致。这些古证据证明,自新石器晚期起,古蜀与中原的文化交流是通畅的。三星堆文明受中原文明的影响很大,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话锋一转,接下来丰教授展示了三星堆文物中与中原文明迥异的部分,如大量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在中原青铜器中从未出现过。这些青铜人像充满异国情调和西域色彩i,高鼻深目、颧骨突出、棱角分明、阔嘴大耳,与中原线条温润、表情柔和、一团和气的东方面孔截然不同。尤其是有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更接近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文明。这些证据似乎表明,三星堆文明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

最为奇特的是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这是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奇怪面具,高66厘米,宽138厘米,引起人们的困惑。考古学界就此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

1.《华阳国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因此这一纵目面具可能就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

2.傩戏的面具中有眼球向外凸出的形象。傩戏在周礼里面也有记载,至今还流传在民间,也是用于祭祀。三星堆的首领可能是带着傩戏面具进行祭祀活动的。

3.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是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巨大的体量、极为夸张的眼与耳都是为强化其神性。纵目只是一种艺术夸张。

丰教授认为,三星堆文明更像是中西方的复合文化。他以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的青铜神树大立人为例。其服装非常华丽,非常讲究。它头戴莲花高冠,身披法带,身穿三套衣服。最外面的燕尾长袍,袍上绣有龙的图案。证明当时的纺织工艺已经十分发达。古蜀人饲养桑蚕并以蚕丝制作丝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600年前,甲骨文"蜀"字就是蚕的象形字。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穿上丝绸衣服的人群。

中原文化中没有出土过青铜树,而两河流域就发现过树枝上有带双翅的山羊和人物雕像的青铜树。但三星堆的青铜树的主题是讲中国故事,有中国元素如龙。这些文物有力地证明了三星堆文化是巴蜀文化和其它文明的复合文化。

然而,三星堆之谜远远不止于此。古代中原流行玉文化,极少见金器出土。而三星堆和金沙一共出土了200多件金器,如金面具金礼器,或与王权有关的金杖,在商代中国的其他任何文化区都没有发现。这样大的差异反映了三星堆人把黄金制品当成祭祀用品这样一种独特文化。当时南亚一直到地中海流行金文化。所以三星堆发现这么多这么大的金器,以及大量的象牙和海贝,只能说明三星堆与南亚西亚一带的文化交流。

三星堆之谜的第二个困惑是巴蜀有无文字。一个民族必备的现代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如国家城市,祭祀仪式及其载体青铜器等,只缺文字。丰教授介绍,学者们对古蜀人有无文字一直有争论,如《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在三星堆发现的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上可以找到一些不规则的图形符号,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即所谓"巴蜀图语"。巴蜀图语的数量目前在考古文物中发现得越来越多。因此有考古学家倾向于认为这样的符号不是简单的图案,而是文字或文字的雏形。中原地区商朝开始有甲骨文,之前的夏朝没有文字,但在陶器上有很多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一般认为是甲骨文的雏形。总之,在三星堆这样高度发达的文明,没有文字确实令人费解。现在只能说有文字的雏形。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巴蜀图语即是文字,只是尚未能破解。

丰达明教授总结,三星堆是一个3000多年前的古国,与商周大致同期,是当时西南一带政治宗教的中心。这样一个区域性文明不同于包括夏商周在内的其他已知的文明,王权和神权并存,祖先崇拜和太阳崇拜并存,有一整套独特的祭祀文化。其青铜器不比中原地区逊色而是各有特色。但其文明发达程度整体上还没有达到中原商周的高度,还没有形成文字。从政治体制来看,还处于王权和神权并存的较低进化阶段。但这个与商周平行发展的古国足足存在了一千五百年。丰教授认为它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其发现改写了中国的文明史。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多元文化撞击而生的复合文明,但其起源和消失仍是个谜!

那么,三星堆的异域文化是如何传入的呢?古代文化交流是靠人来实现的,如贸易或移民。四川交通不便,贸易或移民需要有一条通道,这就是南方丝绸之路。公元前126年,出使西域在外漂泊13年的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汇报西域的情报。张骞提到,在汉帝国西南可能有一条途经身毒(今印度)的秘道,通往大夏(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在大夏见到蜀地出的筇竹杖和蜀布,当地人说是从印度(身毒)买的。张骞感叹"从蜀宜径(应该是条直道),又无寇"。這就是汉书中记载的"身毒道",其总长有大约2000公里,是一条从成都平原出发,经由云南至缅甸、印度和东南亚、中亚、西亚远至地中海的重要贸易通道。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现在叫南方絲綢之路,在西汉已经存在了。这条通道是从什么时候建立的呢?历史上没有定论。但三星堆被发现后,不少学者认为南方丝绸之路在三星堆时期即已存在。

最后,丰教授介绍和分析了三星堆研究中的两个极端倾向。

一种观点主要来自国内学者,认为三星堆复合文明只是古蜀文明和中原文明的结合,否认其中有异域文明的加入。丰教授认为,否认三星堆文化中有异域文化的参与,否定中国历史上的外国文化的影响,是闭眼不看事实,站不住脚。

第二种观点则来自一些外国学者,认为三星堆完全是异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源头,进而否定中华文化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否定中华文化的独创性。丰教授认为,三星堆这样一个区域性文明,虽然在很多地方不同于包括夏商周在内的中原文明,但也与中原文明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显示中原文明对三星堆有很深的影响,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三星堆文化并不改变中华文明是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并列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这个结论。但是三星堆文化确实否定了"中华文明只来源于黄河流域"这个观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应该是多点式的。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半杯清茶社社长强力介绍了今年4月3日去世的半杯清茶社会员江山教授(笔名路漫漫)。主持人以图片播放的形式,介绍、礼赞和庆祝路漫漫公不平凡的一生。江山教授是此次半杯论坛主讲人丰达明教授的好友,也是半杯清茶社诸多文友的良师益友。江山教授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大学物理学教授岗位上荣退后,潜心研究文学、历史、诗词、书法和音乐,涉猎既广且深,成就斐然。会中所展示的部分江山教授之书法作品令与会人士赞叹和折服。

(文 大勺,图 丘霖)

 


演讲会现场


夏笠老人向丰教授赠诗祝贺

 

半杯清茶社微信公众号ID是:banbeiqingchashe,你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加关注;也可以扫描下列二维码加关注。以后你会在第一时间自动得到内容更新。


半杯清茶社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