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Tea for the Soul Club


 

    融入自然,回馈社区——《半杯清茶社》聚会小记

上星期六,大华府夏季那又热又湿又晕的‘3H’(Hot Humid Hazy) 招牌气候突然退隐百里, 送来一个天高云淡凉风习习的周末。华府《半杯清茶社》(Green Tea For The Soul) 会员及朋友三十余人仰承上苍的眷顾垂青, 汇聚在尼德湖公园(Lake Needwood),这是他们的七月聚会。

尼德湖公园在蒙郡的洛城附近,座山傍湖绿茵遮天,是石溪公园(Rock Creek Park)的特色景点之一。 天高气爽乃户外活动良机。为保证本次聚会在公园内拥有一席之地,组织者决定发动代号“OBB”(Operation Broken Basket)行动—— 启用六七十年代城市孩子赶早去菜场用破篮子排队占位的战术。上午十点许,“破篮子行动”一举成功。场地无虞。 不久,程岗、陈丽川刘美红夫妇和女儿陈早,大包小箱,搬来各种食物用品,隔壁野餐亭的黑人兄弟高声相迎,以为他们的粮草运到。第二野餐区内三军未到, 已是一片朗朗笑声,像蓝天白云一般清爽明快。

中午时分,会员、朋友络绎驾到。传统的煤球烧烤炉点火了!原木餐桌铺上洁白的桌布。 会员章敏匠心巧思,又铺上了几块嫩鹅黄的大餐巾,野餐桌上平添一股青春秀气!陆陆续续,各种佳肴摆满了长长餐桌。

主菜是程岗的太太魏群隔夜秘方调制的鸡腿,现烤现吃。常言道一人难调众人口, 不知有事未能参加聚会的程太太有何高招,居然让人们盯着程岗索要“配方”。各种蔬菜、水果、米饭、面食、甜点小吃,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会员汤伟和夫人何红一姗姗来迟,带来桂花酒酿甜羹。业已饱食的人们经不起诱惑,一口甜羹一个饱嗝,不一会,碗净罐磬。 独步鳌头的当数会员南茜带来的煮玉米。她对哲学和厨艺都颇有研究。当天清晨她赶去农贸市场选购了这些有机(organic)新鲜玉米。“自然”果真鲜美。 笔者晚到不过二十来分钟,煮玉米早被一扫而光。幸好“准大学生”陈早师法“孔融”,让笔者有幸尝到半条玉米。虽则兴犹未尽,仍算有口福。伴随玉米的香甜, 南茜主张“简单愉悦”的生活哲理也印入大家的脑际。

野餐之意不在餐。本次聚会意在“回馈”。会员张伊立发布消息: 《爱心基金会》明年春天在Strathmore剧场举行音乐会义演,为大陆的失学贫困儿童筹集资金。著名青年钢琴家郎朗推荐的一位八岁钢琴儿童Marc Yu将担纲主演; 此外,《爱心基金会》还计划零八年暑假组织中学的中高年级学生去中国义务英文教学,并邀请大华府各界共同参与。张伊立是社区服务热心人士, 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为华人社区的建设成长奉献心力。《半杯清茶社》四月第一次活动是借张伊立公司的洛城办公室举办的。 最近,她又悄悄地主动拿出在维也纳的1000尺办公室作为多项社区活动的场地。张伊立会员的两项提议,得到与会新老会员的附议响应。善心义举,积善余庆,人同此心。 会员崇艺农说,张伊立说的义演义教,看得见,做得到,只要有心,每个人都有能力参与,真正地Make A Difference。 大家对此还提了不少具体建议。

《半杯清茶社》以书会友、用心结缘。成员无分地域年龄,无同乡同学之别, 唯有大同小异的求生求学经历,回馈社区完善人生的相似理念。本次聚会,会员Helen Li带来八、九本书,众会友争相登记借阅。刘美红在NIH工作, 上午她和丈夫女儿送来粮草后,又赶回实验室,直到下午两三点钟才匆匆露面。她见到一本诺贝尔奖入围者写的好书,急欲一读,可惜别人已捷足先登, 她还得等上一两个星期。书是好东西,好书更是精神佳肴。分享书籍,交流了思想,丰富了话题、也增进了友情人情。

清茶半杯,举案相迎。本次聚会迎来不少初次与会的新老朋友。联邦交通部退休人员、 年逾古稀的大华府著名专栏作家蔡晓林老先生,头顶太阳健步走来兴致盎然。一位九十年代中去新加坡创业、两年前来到华府的新朋友何严峻偶尔点击《半杯》网站, 随即乘兴前来。聚会上听到“OBB”之言,笑说:没有这些活动,“破篮子”占位这些童年趣事恐怕会淡忘殆尽了。初次参加书社聚会的王筠、陈秀琴, 还有何苗壮王又红夫妇等也都留下联络电话电邮,继续保持联络。也是初次参加聚会的倪涛觉得,这样的聚会应当多搞搞,丰富社区的文化气氛。

融入自然是聚会者的心愿,保护自然当在情理之中。与会者人人身体力行,野餐会结束, 食物装盒,垃圾入袋,桌清地净;塑料瓶、玻璃瓶、铝皮罐,统统归在一起,专人集中回收。

《半杯清茶社》以书会友、用心结缘;每月聚会,或谈天说地,请会员发宏论叙友情; 或解惑辩疑,邀明师高人指点迷津。八月份聚会是一个家庭讲述让三个8~12岁孩子回大陆独立办学教英语的经历。 半杯清茶社网址:http://tea4soul.org(理超撰稿)

 


Last Updated: July 27, 2007